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校长、前沿院院长赖远明率队参加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三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

    发布日期:2025-11-28 访问量:

    11月21日-23日,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三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IBTC 2025)在天津举办,重庆交通大学校长、前沿院院长赖远明和副校长、前沿院常务副院长周建庭率队出席大会。大会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建养与韧性安全”为主题,汇集了以路桥隧为主干的基础设施领域30余位院士、近百位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国家高层次人才及业界权威专家。

    大会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引领,以推动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目标,聚焦重大桥隧工程面临的全寿命周期安全保障问题,对智能建造与韧性提升技术、性状感知与智能诊断技术、安全运维与自主预警技术、灾害防治与快速保通技术、应急管理与安全保障技术等关键科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全面总结“十四五”以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前沿技术、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大会还面向“十五五”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科技发展态势进行了展望,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重大工程智能建养与韧性安全,助力科技强国、交通强国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

    大会共安排9个主旨报告、6个主题方向的平行论坛。在主题六“超高海拔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韧性提升”的平行论坛研讨会上,赖远明和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原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作为主席,指导了研讨交流。赖远明团队在平行论坛上做了“高寒高海拔地区冻土路基研究进展与挑战”的学术报告。作为平行论坛主席,赖远明长做了引导性主题发言,并为大会报告专家颁授报告证书。

    赖远明强调,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对冻土研究怀有敬畏之心,研究中要重视冻土领域的特殊热力学行为,关注冻土工程的动力特性,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共鸣。

    主题四“桥梁工程安全长寿与智能建养”的平行论坛研讨会上,周建庭作为副主席,全程参与了研讨交流并做了“超大跨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装配式建造研究进展与展望”的学术报告。报告面向超700米级混凝土拱桥的快速、安全、高品质建造,创新提出了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装配式建造技术思路。

    据悉,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暨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作为国内外路桥隧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顶级盛会,吸引了全球15个国家的桥隧专家及代表、国内外拟/在建重大桥隧工程业主,中铁、中铁建、中交、中建、中水、中冶、中煤、地方市政建设集团等设计、施工、管理单位代表参会。会议期间,赖远明、周建庭同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并邀请优秀校友参加学校75周年校庆活动。

    校领导与部分参会校友、师生合影

    本次会议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中国铁道学会、中国公路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詹天佑科学技术学会、天津大学等共同主办,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重庆交通大学和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作为会议的特别协办和支持单位。学校土木学院、山区桥隧国家重点实验室、未来土木科技研究院专家等参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