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9日,重庆交通大学理事会、校友会、基金会2025年度会议在美丽的太湖之滨隆重举行。重庆交通大学次汇聚八方英才,来自全国各地的理事、校友代表与各界嘉宾,带着对母校的赤子深情与对未来的共同憧憬,共绘“志图山海 交通天下”壮丽画卷。
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理事会理事长宫辉,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内河航道整治中心主任、校友会会长唐伯明,学校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国家铁路局原党组成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钟华,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原司长吴晓,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兼水运局局长李天碧,学校理事会副理事长、校友会副会长、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华,学校理事会副理事长、重庆校友会名誉会长、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原主任乔墩,学校理事会副理事长、广西交投集团原董事长周文,学校理事会副理事长、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寇军,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世文,学校基金会理事、海南路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晏,学校理事会副秘书长、基金会理事、苏州校友会会长、中济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长刚以及学校理事会代表,校友会代表,基金会理事代表和各地方、行业校友会负责人,新增理事单位代表、重大项目合作单位代表、基金会捐赠单位代表。学校副校长董绍江、郑丹,原党委副书记、交通新能源材料与装备研究院院长郑旭煦,原副校长、现代水运水利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王平义,基金会理事长王多银,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友工作委员会委员叶勇,党委常委、党政办公室主任、理事会秘书长、校友会副秘书长杨既福,党委常委、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理事会秘书长、基金会理事冯瑞胜以及学校有关职能部门、教学科研单位和融合创新研究院负责人等180余人参加会议。
六大研究院揭牌 深化科产教实效

学校积极面向未来交通前沿技术发展和新交通技术需求,锚定“区别传统原始创新、提前切入未来布局、介入未来交通场景、迅速培育新兴方向”的建设目标,以提前布局未来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为目标,以突破学科交叉为抓手,筹建成立现代水利水运、交通新能源材料与装备、交通机器人、“两路”精神与现代人文、通道经济产业、轨道隧道管道综合交通工程等六大融合创新研究院,进一步完善了学校服务未来交通领域的创新平台布局。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原司长吴晓,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兼水运局局长李天碧,理事会副理事长、校友会副会长、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华,理事会副理事长、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原主任乔墩,理事会副理事长、广西交投集团原董事长周文,理事会副理事长、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寇军共同为学校融合创新研究院揭牌。这不仅标志着学校在未来交通前沿领域的战略布局迈出关键一步,更彰显了我们以学科交叉融合培育创新动能、以产学研协同赋能产业发展的坚定决心。
大会现场播放了学校前沿院和六大融合创新研究院专题宣传片。影片通过虚实结合的拍摄手法,将各研究院的研发场景与未来应用远景巧妙融合,全方位展现了学校在前沿交通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这部制作精良的宣传片不仅生动呈现了学校在智能建造、绿色交通、智慧运维等领域的布局与探索,更彰显了重庆交通大学面向未来交通发展的战略眼光与使命担当,令在场嘉宾对学校创新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与期待。
交叉融合创新赋能 共谱交通发展新篇
11月8日,举行了融合创新研究院建设发展研讨会。

“两路”精神与现代人文融合创新研究院深挖红色文化时代价值,以践行传承“两路”精神为核心,培育“交通+文化”增长点,构建传播阵地与理论体系,为工程建设注入人文内涵;现代水利水运科技创新研究院聚焦水运工程智能化升级与生态化治理,推动自身优化升级,更新人才与知识结构,促进交叉融合创新,助力传统水运向智慧绿色转型;交通新能源材料与装备研究院攻克新能源在交通载具及基础设施应用中的材料、装备适配难题,突破新能源材料、装备及标准瓶颈,打破垄断,服务交通低碳发展;交通机器人创新研究院推动机器人技术布局五大交通机器人方向,打造产学研用生态,融入交通建造、运维全链条,提升工程效率与安全性;通道经济产业发展创新研究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探索交通干线带动区域经济的“交通 +”新模式,赋能地方发展;轨道隧道管道综合交通工程技术融合创新研究院破解地下与多维交通技术融合难题,开展前沿研究,培育新质生产力,优化综合交通系统。系列分享充分展现学校面向国家战略与行业未来的科研实力,也为校友企业、地方校友会参与科研创新、共享成果转化搭建了精准对接平台,深化校地校企协同共赢。
会前,前沿院协同六大融合创新研究院还进行了展陈宣传,受到与会校友广泛关注。